第413章 郭奉孝_我,刘辩,三兴汉室
帝皇书 > 我,刘辩,三兴汉室 > 第413章 郭奉孝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413章 郭奉孝

  诸葛瑾听完面容一正,连忙对诸葛玄拜道:“多谢叔父成全!”

  诸葛玄说道:“如今你也到了可以娶妻生子的年纪了,可不能落在你阿弟身后……未来的路想要如何走,只有你自己来定!”

  “只是这条你自己选的路,其中的艰苦,你该有所准备。还记得小时候我教你下棋时说的话吗?落子无悔!”

  落子无悔!诸葛瑾郑重点头:“叔父放心,侄儿知晓。”

  说了几句话后,诸葛瑾见诸葛玄面露疲态,便连同诸葛亮一同告辞离去。

  回去的路上,诸葛瑾问诸葛亮道:“阿亮从刚才就一直闷闷不乐的,是因为知道我要离开了吗?”

  诸葛亮摇头:“其实我一早就知道叔父不会阻止阿兄的。”

  “我也知道阿兄此去乃是为国为民,心中亦是支持兄长的。”

  “只遗憾于我如今并不能给叔父和阿兄帮上什么大忙……”

  “阿亮,你已经做的很好了……”诸葛瑾本想像小时候一样揉一揉诸葛亮的头发,但一伸出手便意识到诸葛亮已经加冠了,顿了一顿,便顺势拍了拍诸葛亮的肩膀,“所谓厚积而薄发,你现在每天读书,日日积累,正是为了以后啊!”

  话虽然说的如此豁达,但诸葛亮毕竟还处在多愁善感的年纪,即将面对离别,心中又怎么能没有一点触动呢?

  忙了一整天的郭嘉同样在回程。

  待车驾抵达巷子,他叫住了马夫,准备踱步回家。

  路过一家酒肆,店主见他路过,忙不迭地招呼道:“郭君,郭君……”

  郭嘉停步,店主捧着一小坛酒一路小跑快步来到他的面前,热情地说道:“好些日未见郭君来买酒了……”

  郭嘉吸了一口空气中淡淡的酒香,身为爱酒之人,他当初选择住在此处,便是因为这家酒肆。

  但现在公务繁忙,他实在是没有时间饮酒了。

  “这是去年酿的酒,才出窖,郭君不妨带回家尝尝?”店主卖力的推荐道。

  郭嘉摇了摇头,他现在家中一滴酒都无,因为但凡家中放了酒他就忍不住想喝。郭嘉自觉每日闻一闻酒香也就行了,若是因为饮酒误事,他都原谅不了自己。

  原本他是要断然拒绝的,可话到嘴头又说道:“先存在店里吧,等过两个月我定要大醉一场!”

  “是!是!就听郭君的。”店主急忙说道。

  他原本见郭嘉久不来酒肆中买酒,还以为郭嘉爱上了别的地方的酒。

  他可不愿意失了这么一个数年的老主顾。

  好在如今看来,郭君只是有事忙碌罢了。

  郭嘉远离了酒肆,心中未免觉得有些空落落的,只是行到家门前,见自己的家门外正挂着一盏照路的灯笼,他心头一暖——就算没有酒,他也不算孤身一人。

  郭嘉年岁虽不小了,但因早几年一直在闭门读书,直到入仕为尚书郎后才娶亲。

  娶得是荀家的女儿。

  回到家中,郭嘉见迎来的妻子羞涩地告诉了他一个好消息。

  “有孕了?”

  郭嘉手舞足蹈,连道三声:“好!好!好!”

  “今日当浮一大白!”

  念及此处,郭嘉猛地一拍大腿,说道:“可惜,方才来时酒肆还要送我一坛酒,被我给拒了。”

  荀氏说道:“夫君早前曾说接下来几个月不再饮酒,妾可不愿让夫君就此食言……不如以粥代酒可好?”

  “也好,就听夫人的!”即便只是家常的粟米粥,郭嘉喝得也彷如醉了。

  粥不醉人人自醉。

  当夜,郭嘉借着“醉意”对着妻子许诺道:“夫人且等着,待我为儿女们挣個列侯传家!”

  “妾与腹中的孩儿都相信夫君!”

  听到这么让人有动力的言语,郭嘉只觉得浑身的疲惫都减轻了不少。

  ……

  又一日,郭嘉凌晨醒来,并未叫醒妻子,而是轻手轻脚地起床,这段时间以来,这一幕已经发生了许多次。。

  他来到办公用的临时府衙,这段时间,该整理的数据都整理地差不多了,虽然还有新人到来,但是时候将成果付诸实际了。

  果然,才来到他这边没几日的诸葛玄又被调走了。匆匆而来的诸葛玄没在雒阳待上几日,在了解了最新的迁徙百姓的安排后又被派往地方,负责南迁百姓在路上的安置。

  从黄河之北,到长江之南,这条路可不好走。

  郭嘉则在对各种数据进行核查,正投入其中时,忽听一声咳嗽,他抬起头,正要起身行礼,说上一句“马公”,却忽然觉得眼前一黑,腿脚晃了晃又坐了回去。

  “奉孝,快别起来了。”马日磾连忙上前扶住郭嘉,又招呼人将郭嘉送去歇息。

  见郭嘉还要坚持,马日磾神情严肃地说道:“奉孝先睡一觉,有什么事醒来之后再说!”

  堂中忙活地人对此已经见怪不怪了,这段时间,面对这么多的数据,常有人因劳累而在工作过程中倒头就睡。

  而且虽然最近几年竹纸已经逐渐推广开来,但仍不乏有记录在竹简之上的数据。竹简不仅消耗精力,对体力也是个巨大的考验。

  郭嘉也确实累了,真的倒头就睡,等他醒来时,一人连忙上前对他说道:“郭侍郎,马公正在等伱。”

  待郭嘉稍稍洗了把脸,想起在睡前正是马日磾去找他。

  ……

  “奉孝,你久在尚书台,当知各地郡国呈现的各类户籍谷粮等未必能与实际对的上号。”

  郭嘉点点头,这几乎算是共识了,就算现任不贪,也能压制得住属官,但前任呢?前前任呢?

  有些是不上称没有二两重,上了称一千斤都打不住。

  可郭嘉不理解,马日磾同他说这些作甚?他虽被借调到这里,却还是尚书郎,总不能让他去巡察各处府库吧?

  就算他愿意,他也不能抢侍御史和谒者们的活啊!

  而且,自光武以来,朝臣之间便有了默契——以三公府为首的外朝不能插手尚书台的人事任免,就算是光武帝,面对当朝太尉想要推荐尚书郎,也会毫不客气骂回去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dhs9.cc。帝皇书手机版:https://m.dhs9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