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46章 百万雄师_惊鸿楼
帝皇书 > 惊鸿楼 > 第346章 百万雄师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346章 百万雄师

  此时的南方小朝廷,内有伪帝和柳山河这等附骨之蛆,外有虎威军高歌猛进、汉军峒军虎视眈眈,内忧外患,民不聊生,长久来看,南方小朝廷必将被各方分食殆尽。

  而南北割据,百姓骨肉分离,只能隔江相望,为人子不能尽孝,为人父不能尽责,为人夫不能尽义,此乃人生之憾事!

  然而伪帝无德,视国朝如玩物,视百姓如牛马,悖道逆理,枉顾人伦,天下昭然,所顾闻见。与恶逆柳山河相互勾结,国都迁移,风云异气,人心解体,变乱纷起。

  保汉家江山,令百姓骨肉团聚,南北统一,天下大统乃大势所趋、民心所向!

  统一之路,动在苒军,成于众志。

  大将军何苒,集四方俊杰,亲率六师,挥戈百万,诛伪帝,扫奸佞,雄师南下,四海扬威!

  皇室宗亲,与伪帝决裂者,皆不论罪。

  昔南下之臣,地方官员,主动投诚者,皆不论罪。

  南下百姓皆不论罪。

  与伪帝柳党坑瀣一气者,杀无赦!

  勾结蛮夷为乱一方者,杀无赦!

  趁战为乱,掳掠百姓者,杀无赦!

  违军法者,杀无赦!

  与此同时,晨报和晚报发行特刊,将告全民书诏告天下。

  三月初十,宜远行。

  大将军何苒离京,动身前往真定府。

  同日,何秀珑部队离开三河,向真定进发。

  冯赞部队离开济南府,经东昌向徐州进发。

  三月十二,陆臻、江涛部队离开顺德府,前往开封,向亳州进发。

  金陵,虽然路途遥远,危机重重,但是晨报和晚报还是如期送至。

  这期加刊意义重大,为了保障告全民书被更多人看到,原金陵惊鸿楼原班人马以及徽州、扬州、苏州、杭州四地惊鸿楼全员出动,几乎一夜之间,将数千张《告全民书》张贴在大街小巷。

  接下来的几天,江南各地都在讨论同一个话题。

  要打仗了!

  苒军就要打过来了!

  “天呐,挥戈百万啊,朝廷兵马有多少,能不能抵抗?”

  “苒军能有一百万?我不信!”

  “说这些没用,还是想想往哪里跑吧。”

  临时皇宫里,新帝脸上的伪善没有了。

  何苒直呼他为“伪帝”!

  而上一个被称为“伪帝”的人是闵熳。

  何苒是把他和闵熳相提并论了。

  闵熳并非周氏子孙,可他却是根正苗红的龙子凤孙。

  皇帝气得发抖:“何苒,当诛!”

  这时,一名太监急匆匆走了进来:“陛下,军报到了,八百里加急!”

  “呈上来!”

  皇帝接过军报,只看一眼,便觉眼前发花,周沧岳连下五县。

  “废物,都是废物!”

  他看向文武百官:“谁能领兵前往毫州和徐州?”

  一片沉默。

  皇帝冷笑:“你们不是嘲笑冯赞依靠女人谋前程吗?不是说陆臻是黄口小儿吗?现在他们打过来了,却无人主动请战,你们是怕了他们吗?”

  有人惭愧,有人心虚,他们不怕冯赞,更不怕陆臻,可是哪怕阻住他们的进攻又如何,何秀珑的部队还在后面,何苒也在后面。

  冯赞和陆臻,顶多是先锋。

  他们顶得住冯赞,顶得住陆臻,可谁有把握能顶得住何苒和何秀珑?

  不得不说,感谢连环画和晨报晚报的影响力,上至朝廷官员,下至市井小儿,对苒军将领如数家珍。

  百姓们可能不知道朝廷有哪些武将,却一定知道骁勇大将军何秀珑、骠骑大将军冯赞、昭武将军陆臻、昭勇将军江涛、安远将军何大力。

  市井中甚至还有写着他们封号的卡牌,小孩子们你拍一张安远将军,我拍一张昭武将军,比一比谁更厉害。

  这是一种潜移默化的精神渗透,就连朝廷官员,在听到他们的名字时,也会本能的示弱。

  然而他们不能示弱,尤其是武将。

  柳山河环顾四周,沉声说道:“大将军鲁云成曾拜在老武安侯门下,与陆屏南一起镇守边关多年,熟悉陆家军的打法,由他阻拦陆臻最为适合。”

  鲁云成自从南下之后,一直不受重视,现在被柳山河点名,鲁云成还有些激动。

  他立刻出列:“下官愿往!”

  对付冯赞的人选也有了,那就是庆安伯唐德忠。

  唐德忠去兵部领了虎符,便匆匆回府,他还没到家,庆安伯府便收到了他要领兵的消息。

  世子快步来到后宅,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伯夫人。

  伯夫人已有七个月的身孕,她已三十有八,高龄怀孕,本就凶险,忽然听到丈夫要去打仗的消息,情急之下,竟然见红了!

  庆安伯回到府里,看到的便是一片人仰马翻。

  君令如山,他不能在家中久留,原本回来除了取盔甲和兵器,还想带上长子。

  可是现在看着脸色苍白如纸的妻子,他改了主意。

  他拍拍世子尚还稚嫩的肩膀,沉声说道:“你留下,照顾母亲和弟弟妹妹,你是长子,还是世子,若是为父有何不测,你就是顶梁柱,唐家就靠你了。”

  庆安伯成亲较晚,世子也只有十七岁。

  “父亲,我会照顾好母亲和弟弟妹妹,您放心吧。”

  庆安伯叹了口气,又看了一眼病榻上的妻子,转身离去。

  身后传来妻子压抑的哭声,庆安伯强忍着没让自己回头。

  他知道这一去,他可能就回不来了。

  和庆安伯恰恰相反,鲁云成却是难掩兴奋。

  他是武进士出身,拜在老武安侯门下,虽有师徒之名,可是老武安侯却更重视自己的儿子陆屏南。

  后来,他和陆屏南同在陆家军,可是每次立功的都是陆屏南。

  陆屏南含玉匙出生,父亲是侯爷,母亲是忠勇夫人李锦绣,而他的父亲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商人。

  为了出人头第,他拼了半条命才考上武进士,拜到老武安侯门下。

  可是他努力拼搏得到的这一切,陆屏南却是从出生就已经拥有。

  他伏低做小,花了大笔钱财请人引荐,才能踏进武安侯府的大门。

  而陆屏南却从刚刚记事起,就已经坐在老武安侯的腿上,听他讲孙子兵法了。

  不一样,根本不一样。

  因此,当还是齐王的新帝决定迁都,并且只给陆屏南留下几千人镇守京城时,鲁云成是幸灾乐祸的,他义无反顾地决定南下金陵,他觉得他的未来在金陵。

  只是鲁云成没有想到,武安侯府居然没有在晋王手中灭亡,陆屏南不但没死,还把自己的儿子送到了何苒麾下。

  陆屏南背叛了周氏天子,而且还在何苒手下混得风生水起。

  武安侯府不但没倒,而且还蒸蒸日上。

  鲁云成再一次气得要吐血。

  他来到金陵之后,一直没有受到重用,没有其他原因,就是因为他与武安侯府的那层关系。

  皇帝以及满朝文武,全都把他划到武安侯一党。

  他坐了几年冷板凳,动用了不少人脉,也只在兵部谋了个闲职。

  这几年,他每每听到陆屏南父子的消息,都会夜不成寐。

  他不仅一次后悔,如果当年他没有南下,而是留在京城,甚至用热脸去贴陆屏南的冷屁股,与陆屏南一起死守京城,那么他今日成就,是不是也和陆屏南差不多了?

  至少也比冯赞那个只会靠女人的土匪要强吧。

  冯赞已经是骠骑大将军了。

  何苒虽然自称为大将军,但苒军当中真正的大将军只有三位。

  一个是何秀珑,一个是投诚来的符燕升,还有一个就是冯赞。

  这三个人,鲁云成全都看不起。

  何秀珑区区女流,符燕升是降将,冯赞不但是降将,更是一个靠女人上位的土匪。

  他们凭什么做大将军?

  也只有何苒这种头发长见识短的女子,才会重用这三个人。

  在鲁云成看来,苒军当中能与他相抗衡的,只有武安侯陆屏南。

  只是可惜,何苒把守卫京蓟的重任交给了陆屏南,鲁云成有些遗憾,他还是没有机会在平等的环境下与陆屏南一较高低。

  好在还有陆臻!

  鲁云成见过陆臻,一个从小就被娇宠长大的二世祖,骄傲、不羁、冲动、易怒、自命不凡!

  京中那些出身勋贵之家的纨绔都是如此。

  鲁云成平等地看不起他们每一个人。

  可是当年在京城时,他还要因为陆臻的一句“世伯”而沾沾自喜。

  现在回想,那是多么的可笑,又是多么的可悲。

  而现在,他的机会终于来了。

  他要在战场上替陆屏南教训他的不孝子,他要让陆臻那个黄口小儿知道,真正的战神不是他的祖父祖母,更不是他的父亲,而是鲁云成,这个曾经被他们武安伯府踩在脚下的人。

  鲁云成回到家里,换上铠甲,望着铜镜中模糊的身影,他似乎又看到当年那个朝气蓬勃的自己。

  为了这一刻,他已经等了二十年。

  鲁夫人走到他身边,一脸忧色:“夫君,其实那些年,陆家对咱们.”

  没等她把话说完,鲁云成便沉下脸来:“陆家是乱臣贼子,岂可与我等相提并论,你以后不要再说这种话!”

  鲁夫人垂下头去,她还记得当年她生长子时难产,是忠勇夫人李锦绣为她请来女医,她才得以转危为安。

  明明那时,丈夫对武安侯府千恩万谢,甚至还想让她认忠勇夫人李锦绣做义母,还是李锦绣笑着说只是小事一桩,认干亲什么的就免了吧。

  明明那时,他们鲁家与武安侯府走得那么近,丈夫还几次三番,让她带着女儿多去侯府,让他们的女儿与陆臻多亲近

  可是从什么时候,这些情份全都没有了。

  是从迁都时开始的吗?

  还是从武安侯府倒戈,投靠何苒?

  鲁夫人已经不记得了,她只知道自从到了金陵,丈夫每天都在抱怨,抱怨上天的不公,让他从出生就比不上别人,抱怨老武安侯没有提携他

  鲁夫人默默叹息,看着面前因为兴奋而两眼冒光的丈夫,她不知道该说什么,该做什么。

  鲁云成兴冲冲走了,鲁夫人站在院子里,默默伫立。

  鲁小姐听到丫鬟带来的消息,大吃一惊,她放下手里的针线冲了出来。

  “娘,陆世子真的要打过来了吗?还有爹,爹要去和陆世子”

  鲁夫人望着女儿,做为母亲,她又怎能不知道女儿的心思呢?

  开始时,是丈夫和她的有意撮合,他们总是在女儿面前说起陆臻,后来女儿渐渐长大,也渐渐对陆臻情根深种。

  南下之后,每当她想让女儿去相看,女儿都不同意,她知道女儿还是放不下陆臻。

  如今女儿十九岁了,已经快要变成老姑娘了。

  鲁夫人闭了闭眼睛,再睁开时,她下定了决心。

  “张夫人的那个侄子,我觉得各方面都不错,我这就让人给张夫人送信,安排你们相看。”

  鲁小姐大惊,用力摇头:“不,娘,我不相看,我不相看!”

  鲁夫人嘴角含笑,眼圈儿却已经红了:“这一次娘不能再依着你了,咱们与陆家已是死敌,这场仗无论胜负,今生今世,你与陆臻都只能是仇人了。趁着金陵还没有乱,娘给你把亲事订下来,这是娘能想到的最好的办法了。

  张家是江南望族,世代书香,哪怕何苒打过来,也要给张家这样的名门望族几分颜面,你嫁过去就是张家妇,哪怕要治鲁家的罪,也不会祸延到你头上。

  以前娘觉得把你嫁到张家是高攀,担心你嫁过去会受蹉磨,可是现在看来,也只有张家这样的人家才能护你周全。

  你嫁过去,刚开始肯定会吃些苦头,等你为张家生下一儿半女,在张家站稳脚跟,以后的日子会越来越好。”

  鲁小姐失声痛哭,为她的年少情怀,为她那没有开花便结束了的爱情。

  徽州城里的一条深巷中,四家人凑在一起,他们的面前是一张从惊鸿楼拿回来的《告全民书》。

  小女孩稚嫩的声音响起:“阿爹,是不是抓住了坏皇帝,我们就能回金陵去了?”

  父亲的声音因为激动而颤抖:“是,抓住坏皇帝,我们就能回去了,你想回家了吗?”

  小女孩点点头,她还记得她家门外便是一条河,她常常和妹妹一起在河边钓小虾

  妹妹已经死了,被那个坏皇帝害死了,她们一家也不能回家了。

  “阿爹,大当家什么时候才能打过来啊,我要回家!”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dhs9.cc。帝皇书手机版:https://m.dhs9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