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58章 虞山书院的重视【求订阅*求月票】_秦时明月之君子六艺
帝皇书 > 秦时明月之君子六艺 > 第558章 虞山书院的重视【求订阅*求月票】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558章 虞山书院的重视【求订阅*求月票】

  可惜还是慢了一步。

  道家之所以有钱,是因为他们针对的都是那些想要长生的高端客户。

  普通人一日两餐都是奢求,谈什么长生。

  因此,道家的客户无一不是王侯将相。

  儒家同样如此。

  一般家庭谁供养得起一个脱产学习者?

  儒家执掌文字经义,文字知识又是权贵控制百姓的手段。

  因此,儒家其实本身代表的就是权贵。

  哪怕是墨家,弟子出身最为低贱,但是却也都是有一技之长的百工之人。

  所以,诸子百家,其实没有一家是穷的。

  伏念和颜路之所以奉命来拉拢李牧,根本目的就是因为李牧手中掌握的兵法战略知识。

  一旦李牧著书立说,儒家为其养老。

  等到李牧逝去,他的兵法也会留下两份,一份是李牧的后人,一份则是由儒家负责寻找合适的人选来传承。

  这也是一种变相的垄断知识传承。

  真正想要让知识普及,在整个封建朝代,是不可能的,甚至在任何时代都不可能做到的。

  能普及的知识其实也不过是相对而言的。

  最精锐、核心、先进的知识,永远是掌握在上层手中。

  普通人想要得到,唯一的途径就是变成权贵。

  造纸术,言晏已经交易给了秦国,并州自己也掌握,可是到现在,经籍普及了吗?

  并没有!

  不是秦、并不愿意将知识传承下去,而是普通百姓根本无法培养起一个脱产学习者。

  无论秦国、还是并州,都缺人口。

  一旦一个中产家庭想要培养一個脱产学习者,那么他们就只能有一个子嗣,否则即便一个中产家庭,也根本无法供给数个子嗣。

  造纸术一直都存在,蔡伦不过是改进了造纸术,让纸张变得廉价。

  可是蔡伦是东汉人,然而即便到了民国,作为两广地方豪绅的陈总,幼年之时,同样也无法随意使用纸张,练习时同样是要用劣质的纸张用粥水来练习写字。

  终究是生产力跟不上。

  培养一个脱产学习者的消耗远远超出一个普通家庭的负担。

  后世对秀才的概念就是,穷酸秀才。

  那么什么是秀才?

  古代科举分乡试会试殿试三级,只有通过乡试者才能称为秀才。

  以明朝为例,科举三年一届,乡试也按照各省人口比例录取,也只取一千余人。

  足可见秀才之稀缺,然而就算是这样的人才,也要沦落到被称为穷酸。

  是他们真的穷?

  并不是,若不是为了学习,他们完全可以过得比任何百姓都好。

  可是因为学习,他们很多人甚至是耗空了一村一族的资源。

  所以才被称为穷酸。

  明朝尚且如此,更何况说是两千年前的战国呢。

  即便是后世来者的言晏,也很清楚,很多人为了上一个大学,同样需要贷款。

  想要读研,读博,更不是一般家庭能支撑得起的。

  所以,这也就诞生了一个词,历史的局限性。

  不是当时的掌权者不想,而是社会生产力跟不上。

  并州虽然在大肆推行乡校,可是能教授的也只是简单的识字罢了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dhs9.cc。帝皇书手机版:https://m.dhs9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